“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共修改81處,總體上看,修改內容涵蓋了代表委員提出的大部分意見建議。”3月12日,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在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如是說。
《證券日報》記者從該吹風會上獲悉,與往年相比,今年代表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的相似之處,是在民生、科技創新、農業農村等方面的修改意見比較集中。如在科技和產業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優化項目申報、評審、經費管理、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增加了“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等內容;在農業農村方面,增加了“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內容。除此之外,與去年相比,今年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新熱點是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更是成為熱門詞匯,這方面的修改意見就有31條,比去年多出一倍。
孫國君表示,近年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健全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但同時也要看到,在保障群眾住房需求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為此,一方面要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在土地供應、專項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有效政策支持,用地計劃對租賃住房進行單列;另一方面,要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長租房政策,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在享受公共服務上,要推動租購同權,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于過去幾年來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出具體的減稅降費目標,顯然也獲得了各界的高度關注。
“去年我國出臺了大規模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目標是2.5萬億元,但實際執行超過2.6萬億元。從過去五年來看,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孫國君介紹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減稅降費的規模目標,而是把重點放在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上,其主要考慮是,經過多年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以制度性減負為主,這些政策是長期執行的,隨著經濟規模擴大,減稅降費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同時,今年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出臺了新的更加精準的減稅政策。在鼓勵企業研發投入方面,也加大了稅收優惠力度。另外,今年還要推動降低企業基礎性生產經營成本,包括用電、網絡、物流等成本。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這既是為了鞏固減負成果,也是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營商環境。
會議的最后,孫國君在回答有關GDP增速問題時表示,不少機構和專家預測,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會達到兩位數。但他認為,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重返高增長軌道。究其原因,這個較高的季度增長速度是同比增長速度,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陡然降低所導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確定為6%以上,也與基數低密切相關。
孫國君稱,全年宏觀調控仍是要促進經濟穩定恢復,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個合理區間,不僅要看經濟增速,也要看就業、物價、收入和環保。這有利于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