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間,蘇寧易購拋出了148億元的股權轉讓方案,引入深國際及鯤鵬資本。國資加持、強強聯合下,蘇寧易購開啟零售業爭霸新格局。
“從全國范圍來看,深圳國資委在資本市場的運作經驗很豐富,過去有過非常成功運作。本次蘇寧易購由深圳國資來接盤,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不僅可以解決蘇寧易購現有的流動性問題,對企業發展來說,包括物流、倉儲以及免稅業務等,都構成了一定利好。”貫鑠企業CEO趙小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蘇寧易購
引入148億元國資戰投
2021年2月28日晚間,蘇寧易購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及股東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近東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蘇寧電器集團,西藏信托擬將其所持公司合計占公司總股本23%的股份轉讓給深國際與鯤鵬資本。深國際與鯤鵬資本兩位受讓方的實控人均為深圳市國資委。其中,張近東、蘇寧電器集團、西藏信托分別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5.2411%、6.6847%、3.0741%轉讓給鯤鵬資本或其指定投資主體;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分別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3.3268%、4.6732%轉讓給深國際,上述股票轉讓價格均為6.92元/股。
蘇寧易購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股份轉讓方獲得的資金,將優先用于通過增資蘇寧電器等方式來提高股份轉讓方的資本實力,優化財務結構。
“公司基于打造國際一流現代流通企業的目標,一直在思考如何對公司股權結構進行優化,對公司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助力公司戰略目標穩步推進。”蘇寧易購稱,本次公司主動引進戰略投資人,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聚焦零售服務業務,夯實全場景零售核心能力建設,提高公司資產及業務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能夠推動企業長期戰略的實施落地。同時,依托戰略投資人的本地資源優勢,公司將提升在華南地區尤其是在大灣區的經營能力及企業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市場占有率。
“借助深圳國資這樣一個平臺,蘇寧易購如果能夠獲得賦能,將會共享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一體化運營能力,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貿易流通體系。”采訪中,趙小敏告訴記者。
據了解,蘇寧易購通過完成產業升級、兼并收購、資本合作等,升級了自身零售業布局,有效推動業績不斷增長。根據業績快報,2020年蘇寧易購實現商品銷售規模4163.15億元,線上銷售規模占比近70%。去年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75%,云網萬店平臺商品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3.67%。公司穩定的發展獲得了資本市場對于蘇寧易購投資價值的認可,同時,新投資方的進入,推動蘇寧易購繼續擴大在零售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并鞏固市場地位。
深圳國資入股背后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深圳市國資委是深圳國際的實際控制方,通過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深圳國際43.39%股份。類似地,深圳市國資委直接和間接持有鯤鵬資本100%權益。在深圳國資宣告入股蘇寧易購之前,外界普遍猜測接受蘇寧易購股權的可能是包括江蘇交通、江蘇國信以及南京新工等在內的江蘇財團。靴子落地之后,外界繞不開的疑問是:為什么是深圳國資?
事實上,這不是深圳國資近期第一次紓困蘇寧。2020年11月30日,蘇寧易購旗下的云網萬店完成A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深圳市羅湖引導基金參與,融資金額60億元。云網萬店成立于2020年“雙11”,是蘇寧易購旗下新設子公司。深創投實控方為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市羅湖引導基金實控方為深圳市羅湖區財政局。
除此以外,在深圳國資入股的過程中,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的深圳“朋友圈”可能也發揮了作用。蘇寧集團與深圳資本圈多有交集。2017年11月份,蘇寧集團透過全資子公司南京潤恒向總部位于深圳的恒大地產戰略投資200億元,占擴大后股本的4.70%。在2020年底,根據中國恒大方面公告,蘇寧選擇不要求進行回購并繼續持有恒大地產權益。
天使投資人王赤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企業有政策、資金等優勢,但市場能力、經營能力較民營企業相對不足。國資委有國資保值增值的訴求,通過并購資產的方式能促使業務規模擴大,紓困民營企業是并購資產的好時機。”王赤坤進一步表示:“部分民營企業身處困境,但僅是資金困境,仍是優質標的。獲得國資注入后,民營企業可以解決資金困境和經營困境,有利于國有資產的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若此次深圳國資入股順利完成,鯤鵬資本持股比例為15%,深國際持股比例為8%,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持股比例為16.38%,蘇寧電器集團持股比例為5.45%,張近東仍為第一大表決權股東,蘇寧易購將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對此,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國資沒有謀求控股權可能是從股權多元化的角度考慮。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角度看,蘇寧易購既要‘去家族化’,也不能變成一家行政色彩濃厚的國有企業,無實控人的管控模式比較容易被國資和民營股東接受,這也將是未來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主流模式。”
“各家國有股東按照章程共同參與決策,符合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要求。如果僅由一家國有企業進行集中控股,在決策方面,容易出現行政審批的做法。”吳剛梁進一步表示。
深圳國際也表示,完成潛在收購后,將有助于優化蘇寧易購的股權結構,推動公司治理的規范化建設、完善管理體制與激勵機制、保持其核心管理團隊的穩定,從而促使其進一步聚焦零售主業,實現整體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深圳或增重量級電商布局
在資本以外,深圳國資和蘇寧易購在實際業務上存在協同的可能性。
以深圳國際為例,據公開資料,深圳國際以物流、收費公路為主業,通過投資并購、重組與整合,重點介入城市綜合物流港及收費公路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經營,并依托擁有的基礎設施向客戶提供各類物流增值服務。深圳國際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收費公路業務、物流業務分別實現營收89.76億港元和78.45億港元,分別占比53.46%和46.64%。截至2019年末,深圳國際資產合計914.09億港元,涵蓋深圳華南物流園、深圳西部物流園、深圳機場快件中心等。除此之外,深圳國際還持有深高速51.56%股份、深圳龍大高速89.93%股份、深圳航空49%的權益,在物流基礎設施領域資本雄厚。
深圳國際在蘇寧的大本營南京也有布局。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深圳國際的港口業務主要位于南京,其旗下的南京西壩碼頭共建設一座5萬噸和四座7萬噸級通用散貨泊位,及占地40萬平方米的堆場。對于入股蘇寧易購,深圳國際表示,集團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開發+物流服務+產業基金”綜合物流運營模式,入股蘇寧易購能在物流主業、項目拓展、資本運營等方面形成較強的協同效應,推動本集團由“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向“物流產業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深圳國際進一步稱,將強化蘇寧易購與集團開發的物流基礎設施之間既有的合作關系;集團可適時承接蘇寧易購優質的物流資源,加速實現綜合物流港項目的全國布局,進一步增強市場份額與競爭力,推動集團物流服務業務規模的擴張以及增值收益的實現;雙方合作可助力集團進一步獲取稀缺的物流土地資源。
“蘇寧易購是傳統的三大電商之一,目前各電商平臺都在紛紛布局物流配送,阿里先是成立了菜鳥網絡,又戰略投資了‘三通一達’,把市場除順豐之外的快遞公司全招至麾下,京東則自建京東物流,在大件物流配送方面已經形成電商+物流生態。物流是客戶體驗的主要體現形式,如果沒有好的物流體驗,電商可能要失去終端客戶。深圳國際主營物流,手握大量物流地塊,不排除蘇寧易購借助深圳國際的物流土地優勢,開展大件快遞物流的布局。”王赤坤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
吳剛梁認為:“深圳國際在倉儲物流方面很有優勢,雙方在物流方面的合作,有望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另外,深圳國資還可以整合深國際、鯤鵬資本以及當地資源,為蘇寧易購提資金、稅收以及產業升級方面的優惠政策。”深圳國資和蘇寧易購的合作還將有利于深圳市零售、電商行業的發展。蘇寧易購方面表示,公司考慮設立華南總部,充分依托產業投資人的本地資源優勢,全面提升公司在華南地區尤其是在大灣區的經營能力及企業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