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 文丨梁春富 編|深海
1月18日晚,聯建光電(300269.SZ)發布公告稱,公司財務總監席智建近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事拘留。據財聯社報道,席智建所涉案件為此前小牛資本涉嫌非法涉嫌吸收公眾存款一案,席智建為本案涉案人員之一。
1月19日,聯建光電收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財務總監被刑事拘留事件是否確定其所涉案件與公司無關,公司在公告中作出上述表述是否謹慎,是否存在虛假記載或者誤導性陳述。
受上述消息影響,截止1月19日收盤,聯建光電報3.93元每股,跌5.3%。
然而,聯建光電的糟心事不止于此,公司近三年巨虧超40億,實控人夫婦所持股權大都質押,監管頻頻發函……
財務總監卷入小牛資本非吸案
1月18日晚,聯建光電公告稱,公司于2021年1月16日收到公司財務總監席智建家屬的通知:席智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根據公告,席智建于2017年10月入職公司,上述所涉案件與其入職本公司前工作事項相關。公司已對其相關工作做了妥善安排,暫由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代理財務總監一職,不會對公司各項業務造成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席智建,1977年出生,中央財經大學本科學歷,其前半生履歷光鮮,曾任拓維信息集團財務副總監兼子公司財務總監、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深圳金融電子結算中心財務中心經理、中興通訊營銷海外財務總監等職位、恒瑞醫藥會計等。2017年10月,席智建入職聯建光電,曾擔任聯建光電全資子公司聯建光電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從2020年9月開始,席智建擔任上市公司財務總監。
1月19日,深交所對此事下發了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在公告中作出“席智建所涉案件與其入職你公司前工作事項相關”的陳述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確定席智建所涉案件與公司無關,公司在公告中作出上述表述是否謹慎,是否存在虛假記載或者誤導性陳述。
深交所還提出,公司是否知悉席智建所涉案件的具體情況,如是,請進一步說明案件情況,以及公司獲取上述涉案信息的渠道和來源。
而據財聯社報道,席智建所涉案件為此前深圳南山公安分局偵辦的小牛資本涉嫌非法涉嫌吸收公眾存款一案,席智建為涉案人員之一。
據深圳南山公安一周前(1月13日)通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于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小牛在線”"小牛私募”平臺)立案偵查。
經全面收集證據,1月13日,深圳南山警方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案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月16日,在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對該案的第二次通報中,警方稱,已對彭某(男,45歲)、彭某(男,50歲)、李某立(男,44歲)等63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刑事拘留62人,因懷孕取保候審1人)。
同時,已經查封、扣押、凍結公司及相關涉案高管的股票賬戶、銀行賬戶、房產、車輛等資產一批。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了解,草莽出身的湖南人彭鐵,圍繞著小牛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打造出了一個龐大的“小牛系”金融帝國,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公司高達206家,一手掌控的小牛在線一度是廣東最大的P2P平臺之一。巔峰時小牛資本甚至號稱在海內外設有280余家分支機構,管理資產近2800億元,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員工總數上萬人,服務客戶超800萬。
近三年巨虧44億
公開資料顯示,聯建光電成立于2003年4月,2011年10月登陸創業板上市,是一家中高端LED全彩顯示應用產品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主營業務為全球各地多個政府、司法、軍隊、廣電、交通、企業等客戶提供包括方案設計、產品制造、工程服務、技術支持和產品租賃在內的“產品+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
從公司業績上看,聯建光電的經營狀況似乎并沒有公告中說那么“正常”。
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0.53億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88億元,同比增長大幅下滑2869.48%。
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0.14億元,同比下降25.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1億元,同比增長52.18%。
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5億元,同比下降63.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億元,同比下滑987.10%。
據此計算,公司2018年至去年前三季度合計巨虧44.25億元。
禍起“并購”,商譽暴雷,實控人夫婦大部分股權質押
據聯建光電2020年三季報,目前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劉虎軍、熊瑾玉,夫婦二人持股比例分別為18.28%、5.23%。
然而,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劉虎軍及熊瑾玉二人持有的公司股權幾乎全部質押,且所有持股已被凍結。
聯建光電如今的局面或是與其大舉并購有關。2014年,聯建光電以8.6億元并購分時傳媒100%股權,意欲轉型發展廣告營銷業務,此后三年間,公司大舉并購十數家廣告營銷領域的公司。
瘋狂并購后隨之而來則是極高的商譽。2017年,聯建光電商譽高達46.37億元,自此公司持續計提商譽減值,業績也急轉直下。2018年,公司對相關子公司大幅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7億元。而后在2019年的業績預告中,再度對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9.93億元。
禍不單行的是,聯建光電當初并購的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并未兌現業績承諾。
2020年6月5日,聯建光電披露《關于轉讓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公司擬作價10萬元向四川分時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分時傳媒”)原股東朱賢洲轉讓分時傳媒100%股權。而聯建光電當年買下分時傳媒時花了8.6億元,該筆轉讓也引發多方質疑。
對此,深交所在去年6月9日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結合分時傳媒的經營情況、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業績承諾實現情況以及商譽減值準備的計提情況等,補充說明本次交易作價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但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2020年8月7日,聯建光電披露《關于轉讓子公司股權的公告》,公司擬作價1元向崔丙雪、宋劍慧轉讓山西華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華瀚文化”)100%股權。因為這筆交易,8月12日聯建光電再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聯建光電說明上述轉讓交易定價基礎、合理性等問題。關注函稱,上市公司2016年通過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方式以3.64億元對價收購華瀚文化全部股權,而此次出售價格僅為1元。同時聯建光電還對并購華瀚文化形成的3.28億元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另外,深交所還提問華瀚文化原股東因未完成業績承諾而應向公司支付的補償款項是否到位。
對于聯建光電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