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
在騎手劉師傅自焚多日后,1月17日,餓了么相關負責人終于對外回應,稱對于外賣員劉師傅引火自傷的情況,餓了么痛心不已。在得知相關情況發生后,餓了么立即安排前方員工趕往醫院,同時成立專項小組。目前專項小組還在繼續全力協助醫院救治恢復傷者,陪護家屬。劉師傅和家屬的治療及相關費用,已由餓了么支付,將盡最大誠意和努力做好后續工作。
餓了么只是卷入輿論風波互聯網巨頭之一。京東數科的土味放貸視頻、螞蟻集團的高杠桿、社區團購引發的爭議,都讓外界對互聯網巨頭印象漸漸轉為負面。有網友甚至評論稱,“美國的巨頭想要的是登陸火星,中國互聯網巨頭只想算計你的口袋。”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互聯網巨頭們的社區團購引發熱議后,人民ri報曾對此如是評論道。
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夢中,真的沒有星辰大海嗎?
買菜被開通貸款,多位網友“中招
據媒體報道,有深圳網友表示,近日收到一條短信,提示有貸款記錄,并附上了鏈接。“我第一時間想到被騙,趕緊打客服電話,客服也沒法現場回答我,讓我按照鏈接上傳短信截屏。他們查清楚后給我電話,原來是被貸款了。”
該網友了解到,2020年7月,自己在既沒有申請,也沒有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的情況下,仍被順利開通了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的金融服務,額度為每月300元。
由于自己不知情,她在有欠款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其他付款方式支付了23筆訂單,貸款100多元。在她看來,自己并沒有貸款需求。
在收到反饋后,美團方面免除了該用戶的貸款費用。
而在微博話題#網上買菜莫名被美團開通月付#下,多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相似體驗。
“不知道何時開通的,每個月悄咪mi的扣錢,還經常出現什么墊付之類的,已經開通了四百多天,分攤17期”、“還有外賣,直接默認美團月付,上個月中招了三次了”、“打車居然也是這模式,就差2天到期,還好我看了一下”。
從網友們的表述中看來,除外賣和買菜外,美團月付涉及的業務還包括單車、打車等,造成大量網友“莫名”被開通“美團月付”的原因在于美團App提示不夠明顯,用戶不留心就容易“掉入陷阱”。如一位網友在留言中表示:“操作不要過快,有兩次操作過快買了會員/月付。”
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中,搜索“美團月付”有2119條相關投訴,多位用戶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通了這一業務。
另一方面,對于上述逾期是否會影響征信,目前眾說紛紜。有媒體報道稱,客服表示“逾期記錄會在個人征信中體現,逾期可能會影響其他渠道申請貸款的審核,不過具體要詳細咨詢對方放款機構”,也有媒體報道客服表示“月付不上報征信,逾期會有罰息”。
雷達財經據此咨詢美團客服,對方表示月付逾期不影響征信,罰息按天收取利息每日“萬五”,相當于一年約18%的利率。
社區團購火拼,政策出臺半月低價重燃
事實上,在此次美團被曝出買菜無端開通月付前,互聯網巨頭們的買菜和放貸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
去年年初的疫情,是生鮮電商異軍突起的重要推手。根據第三方機構Trustdata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線上生鮮超市的用戶規模高速增長,2月行業月活同比增速達到兩年來最高的131%。其中,叮咚買菜春節后日活達到190萬,同比增加325.9%。
5月和7月,每日優鮮連續獲得兩筆融資,其中后一筆高達4.95億美元,是生鮮零售賽道截至目前最大規模的融資。
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拼多多董事長黃崢在公司5周年慶活動上提到,買菜是拼多多人的試金石,而在此前,黃崢曾稱未來5年要在農業生鮮領域投入不低于500億元。
不久后,美團CEO王興在內部會議中喊出,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的生鮮零售業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滴滴CEO程維則表示,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而阿里、騰訊、京東則分別攜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等悉數入局。
一時間,社區團購的熱度甚囂塵上,甚至中通、申通、順豐等快遞企業都傳出正在注冊相關商標,即將開始試水社區買菜團購業務的消息。
據企查查數據研究院報道,2020年社區團購披露融資金額高達171.7億元,同比增長356.3%,創下歷史新高。
巨頭們的鏖戰,似乎為百姓們帶來了更實惠便捷的選擇。“IT時報”報道稱,上海某社區通過多多買菜購買的車厘子、雞蛋等商品,比零售店便宜50%左右。但與此同時,爭議也逐漸浮現。
有網友提出,在互聯網巨頭瘋狂補貼的攻擊下,那些頂風冒雨、起早貪黑地推著小車或蹲在露天里賣菜的小攤販,以及租了菜市場攤位或門面房賣菜的小生意人,他們的辛苦守候是不是很快就會成為一場空?
菜市場中,有從39歲賣雞蛋賣到77歲的銀發奶奶,也有50多歲的中年男性,他們在這場互聯網掀起的颶風中將被吹向何方?
還有消費者擔心,在社區團購擠垮零售商店之后,菜價會不會飛漲?
對此,經濟學家王強則認為,中國整個的流通業,現在遠遠滯后于城市化水平,直接導致百姓在城里生活的成本很高。人們對于積極地做投入、做創新的企業,應該有更多的寬容,類似“它又奪走誰的工作了”這種小事小非的狹隘的看法會嚴重阻礙真正的創新。
無論對個體商販的擔憂是否合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巨頭的扎堆入場,已經對市場原本的平衡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2020年12月,包括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供應商均發布重要通知,稱“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于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并重申了對經銷商的嚴格要求。
有消費者在社區團購“團長”的推薦下發現,目前互聯網平臺買菜的低價令人瞠目結舌,“0元可以領8枚雞蛋;買2斤橘子只要2塊錢。下單后,小區團購的‘團長’會送到家門口,小區業主群里還有專門的優惠券群。”
不僅如此,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還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嚴格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然而政策出臺還不到一個月,就有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電商們已重回低價賽道,其中“橙心優選”在武漢的團購平臺菜品價格經粗略計算僅為農貿市場的十分之一。
事實上,在賣菜之前,互聯網巨頭還在外賣領域發生激烈爭奪,并運用“系統”,逐步壓縮騎手送餐時間,并導致一系列悲劇。
43歲的餓了么騎手韓某半個月前送外賣途中倒地身亡,警方在接到報案后趕至現場,經過現場勘察和尸體檢驗,得出韓某死亡不屬于刑事案件,系猝死的結論。
韓某家屬聯系餓了么平臺希望得到賠償,但卻被告之,韓某與餓了么平臺并無任何關系,后者僅出于人道主義提供2000元,其他則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主。韓某弟弟稱,"保險那邊我們也申請了,猝死只獲賠3萬元。"
在一片質疑聲中,1月8日,餓了么做出回應,向韓某致哀,并將保障額提升至60萬元,本次事件中的60萬元撫恤金,將在本周交給家屬。
雷達財經查詢裁判文書網發現,外賣平臺騎手猝死的案例已有多起。這些猝死案例中,有的成為一名外賣騎手僅僅4個多月,時間長者也不過2年。猝死的崗位不僅是騎手,外賣調度員也有出現。更有甚者,退伍軍人也在猝死案例中出現。
1月11日,江蘇泰州海陵區一小區附近,一名外賣員疑將汽油澆到自己身上后點燃?;饎荼桓浇虘魮錅绾?,該外賣員表示:“我連命都不要了,無所謂,我要我的血汗錢。”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在1月17日表示,對于外賣員劉師傅引火自傷的情況,餓了么痛心不已。在得知相關情況發生后,餓了么立即安排前方員工趕往醫院,同時成立專項小組。目前專項小組還在繼續全力協助醫院救治恢復傷者,陪護家屬。劉師傅和家屬的治療及相關費用,已由餓了么支付,將盡最大誠意和努力做好后續工作。
“萬物皆可貸”下的“負債者聯盟”
如果說買菜已經吸引了大部分互聯網巨頭的目光,那么在放貸這方面,互聯網巨頭們可稱得上是傾巢出動。
目前,各大互聯網企業在支付領域幾乎全員到齊,除了熟悉的阿里、京東外,美團、字節跳動、快手、百度、拼多多、滴滴、攜程、360等均已相繼布局金融支付業務,靜待一爭高下。
兩個多月前,螞蟻集團還曾因為放貸業務相關問題被暫緩IPO,但進入2021年后,網貸業務仍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據螞蟻集團招股書,截至2020年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貢獻285.86億元,占營收的39.41%,與信貸相關的凈利潤是102億元,占總利潤的47.8%,是公司占比最大、賺錢最多的業務。
這背后的運營主體就是花唄和借唄。中國國際經濟副理事長黃奇帆曾稱:"馬云幾千億花唄、借唄,錢從哪里來?先銀行貸款,再發ABS?;▎h、借唄30多億資本金搞到了3000多億,放大了100倍。"
螞蟻暫緩上市的前夜,銀保監會會同央行聯合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對"助貸或聯合貸款"的做出了明確規定,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然而真正讓人認識到當代人負債現狀的,或許還是一周后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前夜,豆瓣小組“負債者聯盟”沖上熱搜,公開信息顯示,該小組創建于2019年12月,截至發稿人數已逾3.5萬。
在這個小組中,有網友發帖稱欠款20多萬,頂不住壓力想自我了斷,而安慰他的聲音則是“按你的數額我該死四次了”、“我幾百萬呢,活著就有希望”、“欠13萬月入4500的我還想掙扎一下”。另外,諸如“貸款六萬整容,疫情爆發后失業無力償還”、“母親看病欠款三十多萬”等各個年齡段的欠債人比比皆是,尤以年輕人為重。
據尼爾森發布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18到29歲的年輕人中,有86.6%都在使用信貸產品,其中工作90后實質性負債比例為57%,而這已經是2019年的數據。
另據央行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飆升至854億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占比幾近一半。
不過,在年輕人“越掙錢越窮”的同時,巨頭們的鐮刀仍在從各個角度盡情收割著。
繼螞蟻用花唄過生日的廣告后,2020年12月,京東又推出了以京東金融貸款為坐飛機的農民工升艙的廣告,甚至還有用京東金融貸款住酒店豪華套房的“姊妹篇”。
事出之后,京東集團連連致歉,稱該廣告“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而在廣告中出現的京東數科,據其招股書,公司來自京東"白條"和"金條"的信貸業務,在2020年上半年合計收入占比已提升至43%,成為第一大業務。
具體而言,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東白條和金條實現的合計收入分別為23.93億元、48.22億元、68.70億元和44.30億元。
巨大的利潤誘惑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萬物皆可貸”的局面。無論是網購的淘寶、京東、蘇寧,還是外賣的美團、餓了么,又或是閑暇時刷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出行時的滴滴、百度地圖、攜程……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現金貸和消費貸幾乎充斥著每一個線上細分場景。
雷達財經體驗發現,包括美團、支付寶借唄等在內,至少有20個常用App都在為各個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網貸業務引流,日利率最低0.02%,換算成年利率為7.3%,最高0.05%,換算成年利率高達18.25%。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放貸,廣告鋪天蓋地,顯而易見,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群體的借貸需求或被這些宣傳給放大了。"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雷達財經表示。
互聯網買菜放貸送外賣,有錯嗎?
遙遠的大洋彼岸上,馬斯克談論的星辰大海是他的火星夢,而如今,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們暫時還未從放貸和買菜的漩渦中走出。
如果說“負債者聯盟”中的案例還不夠動人,那么多多買菜項目下23歲女員工的逝世,已經適時地為巨頭們敲響了警鐘。
人民ri報曾撰文評論道,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新華社也曾發問,互聯網巨頭“殺入”社區團購,這種“降維打擊”不值得驕傲。剝奪底層勞動者飯碗,與民爭利,于心何忍?蘿卜青菜與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究竟哪個更值得資本布局?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互聯網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資本路徑:終端市場(大數據)→平臺戰略→砸錢補貼→擊垮對手→上市套現→再來一個。多位投資人表示,2020年的社區團購和2015年沒有本質區別,巨頭做社區團購用的是它們擅長的路徑——地推、補貼,形成壟斷,把市占率做到六成以上,就可以收“平臺稅”了。
不過,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認為,到底是愿意做硬核科技,還是只愿意去做有規模效應的業務掙快錢,原本就沒有高低之分。
企業的成功是有路徑依賴的,IBM、英特爾、微軟靠的是一項項核心技術在實驗室里誕生,它們會繼續鉆研下去。反之,中國互聯網巨頭起家于消費互聯網時代,都不是從實驗室走到科研、再走到商業化運作的公司,發展史雖然短,但業務增長極快,不擅長做慢生意,且在to C端的模式創新遠勝于美國巨頭。
雷達財經注意到,主營業務之外,阿里、騰訊都已布局云計算、芯片業務,百度、滴滴也已布局自動駕駛業務。
有行業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互聯網巨頭本身是商業組織,謀利是天然沖動,互聯網巨頭的發展方向,除了自身的判斷,也需要政府和社會輿論去引導。但有一點是清晰的,互聯網巨頭應當造福社會,而不是做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