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普智能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對于這個問題,董事長周興宥給出的回答簡單有力——“一家中國人擁有的全球化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
作為均勝集團控股子公司,均普智能擁有濃厚的“中國基因”和同國內市場共成長的使命感;通過全球產業并購搭建起跨國業務布局,公司在歐洲、亞洲、美洲均有戰略“落子”;以工業大數據為驅動,公司向客戶提供包括成套定制化裝配與檢測智能制造裝備及數字化軟件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
橫向整合增效,縱向深耕智能。登陸資本市場又為均普智能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很感謝科創板讓我們能有上市的機會。”周興宥誠懇地說,“當然,我們的最終目的一定是發展公司,為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作貢獻,賦能全球制造業,并最終回報投資者。”
軟硬結合:量身打造“智能鑰匙”
汽車工業、工業機電、消費品、醫療健康四大方向,再加上串聯其間的數字化軟件,共同構成了均普智能“4+1”的業務板塊。在總經理Shilai Xie眼中,“軟硬結合”是公司為客戶打造“智能鑰匙”的核心能力。
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均普智能現已擁有從高效的精益生產系統、可單項或組合使用的單元生產系統,到成套智能制造裝備、數字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豐富產品類別。除了可實現微小零部件(產品重量在1克到50克)的高精度快速(節拍低至0.1秒/件)裝配和檢測,公司還能為中重型產品(產品重量在300千克以下)提供高精密可靠的智能制造裝備。
身處工程服務業,Shilai Xie強調,方案的創新性、技術的領先性以及更顯著的規模效應,是均普智能制勝的關鍵。“要做模塊化、單元化、柔性化的設計,嚴格把關硬件中包括機器框架、傳導系統、上下料流程等各部分,著力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可重復性,增加生產效率。”
抗疫初期的快速響應,便是均普智能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厚積薄發的最好例證。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向寶馬、大陸集團、旺旺集團等客戶合計交付了超過130套全自動平面口罩生產線及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交付口罩生產線總產能超過1000萬只/天。
而真正賦予硬件“靈魂”的,是均普智能引以為傲的“智慧大腦”。通過安裝智能傳感器,并應用公司自主開發的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公司的智能制造裝備得以實現生產產品可追溯、生產流程可監控、設備維護可預見、設備性能可優化等一系列功能。
“我們的軟件還可以獨立于自家硬件,對第三方做的產線進行升級改造。”Shilai Xie補充說,“這主要是針對部分客戶既有產線自動化、系統化程度較低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用數字化、自動化、專業化的系統解決方案賦能客戶。”
更進一步說,Shilai Xie口中的“競爭力”可解讀為一種“Know How”的能力。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所具有的高度定制化特點,就要求公司在大量實踐中積累起與項目相關的設計路線、設備集成技巧、操作要點等“技術秘密”。項目操作沉淀為經驗,經驗變成算法,算法集成為軟件,軟件輸出結果,在這樣的流程中,均普智能逐步構筑起自己的“護城河”。
全球布局:并購整合攜手發展
“在智能制造這個板塊,均普布局得相當早。公司前些年收購的海外資產,平均成立時間都在40年以上??梢哉f它們是經歷了電氣化向自動化轉型的全過程,深度參與全球競爭,并在各自細分領域擁有關鍵工藝和核心技術的強者。”周興宥頗有信心地表示,“我們目前是業內少數能夠參與全球化智能制造裝備項目競爭的供應商之一。”
回溯可見,2017年,均普智能先后收購Preh IMA和Macarius GmbH 100%股權。其中,前者主要提供定制化的汽車電子、汽車安全、消費品和醫療健康類智能制造裝備;后者主攻定制化的汽車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等裝備和軟件服務。“引進來”的汽車、醫療、消費品等領域裝配和檢測的豐富行業經驗及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等前瞻技術,為均普智能的全球化發展打下堅實“地基”。
以Macarius GmbH為例,收購前,它合計擁有超過400名工程技術人員及專家,業務區域覆蓋歐洲、美洲市場,并進入戴姆勒、寶馬、采埃孚等優質客戶的供應商體系多年,已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壁壘。
依托Preh IMA和Macarius GmbH原有的銷售網絡和全球化布局,均普智能迅速融入國際化項目競爭,在歐洲、亞洲以及美洲皆實現了業務布局,并將合作關系進一步拓展至整車制造商、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以及消費品、工業機電和醫療健康類企業等更大舞臺。
識別資產的“慧眼”只是第一步,整合提效的“巧手”更成為海外并購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為解決管理層級重疊問題、提高決策效率,均普智能推行扁平化管理,并建立SAP系統,從而形成統一的生產運營、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系統。
戰略層面,業務單元化是均普智能各子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以突出其主營業務及側重點,精干主體;與此同時,通過推進各子公司之間的業務整合,加強項目協作和技術交流,形成優勢合力。
采購方面,均普智能通過“olymPIA”計劃進一步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一方面,各子公司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均統一納入采購體系,實施全球統一采購政策,增強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國內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后續將逐步增加國內采購份額,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
技術和人才上,立足中國,均普智能在德國、奧地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克羅地亞合計設有9大生產、研發基地和3處售后服務中心。此外,公司在PIA控股層面組建了海外管理團隊,吸收了大量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管理人員。Shilai Xie 介紹道,“我們有很多全球定點,在國內外同步挖掘合適人才;通過導師制度,實現新人傳幫帶和技術傳承;推出‘飛鷹計劃’,為年輕員工提供半年至一年的外派學習機會;針對管理層,我們還有PIA學院,為其一對一打造領導力培訓計劃。”
周興宥不無驕傲地說:“經過4年多的整合,均普智能無論是在經營管理上,還是在技術、項目、客戶等業務開發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協同效應的發揮,也進一步建立和鞏固起公司的競爭優勢,幫助我們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未來,公司還有更多潛力可以釋放!”
深耕智能制造:賦能中國轉型升級
“全球協同增效,國內吸收開拓。”誠如均普智能在成立之初便確立的經營理念,中國始終是其立足點、落腳點和發展的廣闊天地。
Shilai Xie表示,通過不斷吸收引進海外子公司領先的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現在均普智能已在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核心工藝開發和性能檢測、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開發、汽車動力總成高精密檢測、高端消費品高度自動化裝配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
從國內快速切入全球核心客戶供應鏈,無疑是對均普智能“中國力量”的最好證明。截至目前,公司中國區已成功取得了寶馬中國的全自動后橋總成系統生產線、采埃孚中國的雷達系統智能制造裝備、博澤集團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系統生產線、寶潔集團中國的新一代電動剃須刀生產線、飛利浦高配電動牙刷首條國產生產線、采埃孚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智能制造裝備等眾多項目。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制造業正走在向高端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方向上。這就要求均普充分運用自身在數字挖掘和Know How方面的能力,助力中國企業發展。”周興宥說。
循著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及服務成為均普智能大展拳腳的另一空間。周興宥表示,要繼續加強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醫療健康、高端消費品等領域的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保持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及服務的研發投入,加快人工智能、工業大數據、數字孿生、5G、邊緣計算、云計算等技術與現有產品的結合,并逐步增加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及服務的獨立銷售份額。
目前,均普智能在智能制造裝備及相關領域已擁有30項授權發明(其中境內發明23項,境外發明7項),正在申請發明24項,境外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著作權8項。Shilai Xie透露:“我們的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及服務已應用于戴姆勒、采埃孚、吉凱恩集團、SHW、麥格納、均勝電子等公司的數字化車間。公司還在積極探索新能源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汽車遠程信息處理系統等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公司的募投項目也是朝這個方向推進的。”周興宥以均普智能制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為例,“這個項目的建設可有效解決公司目前產能瓶頸,在我國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增速顯著高于全球水平的背景下,幫助我們更快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