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站首頁
                                                  2. 要聞
                                                  3. 公司
                                                  4. 宏觀
                                                  5. 新股
                                                  6. 國際
                                                  7. 銀行
                                                  8. 券商
                                                  9. 新三板
                                                  10. 科創板
                                                  11. 今年以來科創板新股破發率達60%!跟投券商收益

                                                    發布時間: 2022-03-08 11:26首頁:主頁 > 科創板 > 閱讀()來源:界面新聞

                                                    越來越多IPO公司在上市首日即告破發,這也意味著投資者“蒙眼”打新時代的終結。

                                                      界面新聞梳理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共有15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但參與跟投的7家券商另類子公司收益甚微,累計獲得浮盈僅為3766萬元。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收盤,今年以來上市的15只科創板新股中,有六成公司破發。其中,跌幅靠前為翱捷科技、邁威生物,跌幅分別為47.32%、34.74%,參投券商均為海通證券。亞虹醫藥跌幅31.55%,參投券商為中信證券。

                                                      新股破發除了給投資者一記“重錘”,也讓跟投券商深受拖累。

                                                      據界面新聞統計,在上述15只新股中,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金公司等券商參與保薦與承銷工作,且這些券商均通過相關子公司進行了跟投。

                                                      具體來看,國泰君安分別跟投國芯科技、天岳先進180萬股、121萬股;中信證券分別跟投亞虹醫藥、臻鐳科技、華秦科技330萬股、97萬股、50萬股;海通證券分別跟投天岳先進、邁威生物、翱捷科技、創耀科技121萬股、287萬股、84萬股、80萬股;民生證券分別跟投希荻微、坤恒順維160萬股、150萬股;中金公司分別跟投東微半導、亞信安全、坤恒順維、希荻微51萬股、160萬股、150萬股和320萬股。

                                                      上述7家券商參與的跟投業務中,3家券商收益為負,其中國泰君安浮虧3200萬元,中信證券浮虧2800萬元,海通證券浮虧1.36億元。與此同時有4家券商獲得正收益,中信建投收益2.21億元,民生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分別獲得910萬元、520萬元和100萬元收益。

                                                      Wind數據顯示,跟投新股中,翱捷科技與邁威生物破發明顯拖累了海通證券。首先,翱捷科技系2022年以來首只百元股,海通證券通過海通創新跟投約84萬股,且包銷中簽者棄購的約107萬股,共計獲得約191萬股。若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海通證券浮虧約1億元。截至當前,翱捷科技的股價依舊處于探底的過程中,浮虧仍在加劇。

                                                      其次,海通證券跟投的邁威生物浮虧仍在擴大,盡管該公司股價自2月23日到3月3日略微回升,但若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與最新收盤價相比,股價已經跌去32.84%。

                                                      值得一提的是,在跟投業務中,中信建投一馬當先,僅憑借晶科能源億股直接獲得收益2.21億元,穩居收益榜首。

                                                      雖然跟投失利,但券商依舊在首發承銷保薦中賺得盆滿缽滿。

                                                      其中,國泰君安證券參與國芯科技保薦及承銷費用約2億元,參與天岳先進保薦及承銷費用約3億元;海通證券參與邁威生物保薦及承銷費用約2億元,參與翱捷科技、邁威生物承銷費及保薦費合計約5億元;民生證券、中金公司及華興證券參與希荻微保薦及承銷費用約為1億元;中信證券參與亞虹醫藥、臻鐳科技保薦及承銷費用合計約3億元。申萬宏源證券參與中觸媒保薦及承銷費用達1.3億元。

                                                      跟投“失利”對于券商影響有多大?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在科創板跟投業務中,由于券商跟投比例非常有限,因此就算全虧了,算總賬也不會虧的。并且距離戰配股解禁還有一段時間,短期漲跌對于券商投行收入影響不大。”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指出,作為機構投資者,券商戰略配售相對更加注重長線投資,主要的考量因素包括解禁收益率、后市市場預期以及對公司長期價值的看法等。當前,定價偏高是新股破發的主要誘因,此外,去年三季度以來彌漫的市場消極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股上市后的市場表現。

                                                      有分析師直言,“雖然目前海通證券跟投收益最‘慘’,但其所持有的跟投新股要到明年才解禁,暫時的浮虧并不代表最終。”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廣告
                                                    廣告

                                                    網站首頁 | 要聞 | 公司 | 宏觀 | 新股 | 國際 | 銀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創板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與報價 - 使用許可協議

                                                    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 2020 實投財經 版權所有 | 京ICP備2021007416號-1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