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站首頁
                                                  2. 要聞
                                                  3. 公司
                                                  4. 宏觀
                                                  5. 新股
                                                  6. 國際
                                                  7. 銀行
                                                  8. 券商
                                                  9. 新三板
                                                  10. 科創板
                                                  11. 制度型開放行穩致遠 人民幣資產魅力十足

                                                    發布時間: 2022-03-21 13:02首頁:主頁 > 要聞 > 閱讀()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三一重工、杉杉股份、國軒高科、樂普醫療日前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資本市場深入推進雙向開放的最新注腳,也是對投資者關于資本市場開放疑慮的有力回應。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在前期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情況下,北向資金凈流出是投資者正常的避險行為,并不代表外資不看好人民幣資產,更不宜曲解為外資對A股市場開放前景悲觀。在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開放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基本面將持續改善,人民幣資產將保持強大的吸引力,外資加大投資力度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

                                                      A股市場長期投資邏輯不變

                                                      上周(3月14日-18日),北向資金凈流出約167億元,但17日、18日實現連續凈流入。北向資金被視為外資配置A股的風向標。在前期市場恐慌情緒較濃情況下,其連續凈流出對投資者造成較大的情緒面沖擊,投資者擔心外資投資邏輯生變。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可簡單分為交易盤和配置盤,北向資金里有不少資金就是短期的交易盤,境外養老金機構以及追蹤國際主要指數的基金則更多代表長期投資的配置盤。在前期市場下跌階段,俄烏沖突、美聯儲加息等外部因素引發的不確定性風險抬升,部分資金離場避險屬正?,F象,但配置盤資金大多并未離場。

                                                      境外投資機構普遍看好我國經濟增長前景。綜合高盛、花旗等境外機構觀點來看,其大多認為,中國5.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表現出了穩增長的決心,未來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維持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政策支持將成為穩信心、穩增長的關鍵。

                                                      從發達經濟體緊縮政策的影響來看,也不宜夸大對資金流向逆轉的擔憂。國信證券發布的報告對比分析了美聯儲數次加息周期對A股市場的影響后發現,在基本面堅挺的情形下,美聯儲加息對A股市場影響相對有限,目前就屬于這種情況。中金公司發布的研報同樣認為,對中國資產而言,穩增長力度更加重要,外部擾動逐步減少或預期兌現后,自身增長和政策預期將對A股起到更大作用。

                                                      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開放大門將越開越大。3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再次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商務部數據顯示,1-2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437億元,同比增長37.9%;全國外資企業總體經營穩定,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實際到資同比增長74.3%。下一步,我國對外開放將在加大自貿區自貿港先行先試力度、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快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健全開放安全保障體系等方面提質增效。

                                                      基本面穩健、開放方向堅定、受外圍因素影響有限,外資投資中國資產的底層邏輯并沒有改變。歷史經驗表明,短期波動無礙長期趨勢:從2014年滬港通開通至2021年,北向資金每年均凈流入A股;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凈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而與發達國家證券市場相比,外資在A股市場的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資本市場開放將深入推進

                                                      投資者的另一個擔憂是地緣沖突可能加劇逆全球化,對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造成干擾。對此,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資本市場已從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變,未來覆蓋各個市場、機構和產品的雙向開放有望得到穩步擴大,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有望得到持續深化,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有望得到不斷加強,開放的紅利還將進一步釋放。

                                                      在市場特別關心的中概股方面,金融委會議明確指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證監會也表示,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

                                                      在企業境外上市方面,證監會強調,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除了三一重工、杉杉股份、國軒高科、樂普醫療籌劃發行GDR,此前,華泰證券、長江電力、中國太保、國投電力、海爾智家等已發行GDR并上市。

                                                      在鼓勵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方面,證監會指出,將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加大對公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鼓勵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市場預期,未來在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投資范圍和標的、加強監管合作等方面,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出招”提升市場吸引力。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看來,全球資產配置是居民追求收益和風險優化的必由之路。開放資本市場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市場的價格發現職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引入長期、低成本資金。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將越來越強

                                                      拋開資金流向波動、逆全球化擔憂的短期影響,專家普遍認為,基于基本面向好的確定性更強、經濟轉型將催生更多投資機會等因素,人民幣資產將保持強大吸引力。

                                                      短期而言,穩增長力度持續加大,經濟基本面復蘇勢頭良好。宏觀層面,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呈現暖意。微觀視角,目前已有逾2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報,整體保持較高業績增長;數十家披露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也取得了較高的業績增長。高盛表示,基于良好的增長預期目標、寬松的政策、極低的估值以及較低的投資者頭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國市場”。

                                                      中長期看,改革持續縱深推進,新經濟發展風生水起,投資機會將更多涌現。雙碳經濟、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投資機會不斷涌現,也將推進資本市場更加突出服務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功能。從資本市場實踐來看,要素資源不斷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截至目前,科創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數量逾140家,首發融資突破2400億元;創業板自注冊制改革以來接納逾280家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在促進科創資本形成、推動創新要素合理定價、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漸提升。”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在推進全市場注冊制進程中,服務科技創新的市場板塊功能將更加豐富、高效,錯位發展將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相應的投融資支持。

                                                      資本市場自身的法治化、市場化改革也在深入推進,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本身對長期資金的吸引力。全市場注冊制漸行漸近,有望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和定價能力。此外,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要求在全市場形成共識,并取得了首例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案落地等實效,有利于凈化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我國資本市場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的進程中,困難挑戰不會少,但開放的方向不會變,“引進來”“走出去”將百花齊放春滿園,既為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引入更多長期資金,又為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打造高質量的平臺。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廣告
                                                    廣告

                                                    網站首頁 | 要聞 | 公司 | 宏觀 | 新股 | 國際 | 銀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創板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與報價 - 使用許可協議

                                                    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 2020 實投財經 版權所有 | 京ICP備2021007416號-1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