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站首頁
                                                  2. 要聞
                                                  3. 公司
                                                  4. 宏觀
                                                  5. 新股
                                                  6. 國際
                                                  7. 銀行
                                                  8. 券商
                                                  9. 新三板
                                                  10. 科創板
                                                  11. 推進數字化轉型 助力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2-03-08 11:52首頁:主頁 > 要聞 > 閱讀()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普惠金融著墨較多,提出了多項具體舉措。在政策引導下,近年來小微金融服務呈現量增價降態勢,但信息不對稱、缺資產少抵押等融資痛點仍然存在。

                                                      多位代表委員建議,構建全國統一的普惠小微融資服務平臺,加快推進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發展。同時,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薄弱環節,仍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小微金融服務量增價降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日前介紹,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增速超過25%,貸款利率累計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大中型銀行發揮科技和數據優勢,持續提升服務長尾客戶、邊遠地區和鄉村振興的能力,2021年五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41.4%。

                                                      今年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繼續提升”“推進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稅務、海關、電力等單位與金融機構信息聯通”“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等多項具體舉措。

                                                      對于今年普惠金融發展態勢,國務院研究室國際司司長宋立日前強調,要引導更多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擴大普惠小微貸款包括信用貸款,提高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推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但信息不對稱、缺資產少抵押等小微企業融資痛點仍然存在。多位代表委員就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提出了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表示,要積極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全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繼續優化普惠金融業務激勵考核,不斷完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綜合運用金融科技優化服務,使金融資源精準“滴灌”,提高服務普惠小微客戶的效率。

                                                      為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原行長張智富建議,構建全國統一的普惠小微融資服務平臺。整合工商、稅務、司法、社保、不動產、水電費繳納等信息,采用適當方式引入百行征信等市場化征信信息,同時將平臺與商業銀行信貸審批風控系統貫通,便利金融機構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評估,提高決策審批效率。

                                                      此外,要加快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郭新明認為,商業銀行要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數據賦能,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精準滴灌薄弱環節

                                                      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縣域、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金融服務短板,促進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融合發展,提升政策精準度和有效性。

                                                      “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都是薄弱環節,都需要金融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當然,總體上要遵循市場化、商業化的原則。”郭樹清強調。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曄林表示,在綠色金融領域,應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構建綠色信息披露體系,探索中小企業各類環境權益抵質押業務。在科創金融方面,目前商業銀行主要服務于相對成熟的科創企業。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和科創型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更加復雜,其成長特點及風險特點仍需進一步掌握。應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等重點客群,助力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

                                                      “為擴大服務覆蓋面,加大對普惠群體的支持力度,普惠金融業務與縣域金融等業務之間的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李曄林認為,在縣域金融領域,要聚焦縣域重點行業、重點客群和重點區域,提升涉農縣區普惠金融覆蓋率。


                                                    特別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廣告
                                                    廣告

                                                    網站首頁 | 要聞 | 公司 | 宏觀 | 新股 | 國際 | 銀行 | 券商 | 新三板 | 科創板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與報價 - 使用許可協議

                                                    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 2020 實投財經 版權所有 | 京ICP備2021007416號-1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