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杭州灣畔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水蒸氣不斷從高聳入云的煙囪中吐出,在藍天碧海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有生氣……在3500余名石化人的逆行下,這里的生產一切如常。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多方獲悉,上海近日下發了《關于開展重點企業保運轉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提出要按照“必須必要、最低限度;動態管理、循序漸進;聯合聯動、鏈式保障”原則,全力保障城市基本運行和重要功能性產業運轉。
“園區第一批‘白名單’企業已經上榜。第二批‘白名單’企業也于近日上報。”上海某工業園區一位管理人員對記者表示。
重點企業范圍有五大類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派出工作組,與上海市有關部門一道,全力做好醫療物資供應保障,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穩定生產和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
工信部設立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工作方案》則進一步明確了重點企業范圍、重點企業標準、企業防疫要求以及相關的協調保障機制。
根據《工作方案》,上海要從保障城市基本運行、防疫抗疫戰線、功能性產業鏈穩定角度,針對以下類別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機制。具體包括五大類,分別是城市運行保障類、防疫物資保障類、重要功能保障類、連續生產作業類、配套基礎支撐類。
其中,城市運行保障類,包括能源通信保障企業、必需民生用品生產企業,以及保障產業流通和口岸運行的港務、機場企業;防疫物資保障類,包括防護品、消殺用品、檢驗檢測設備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以及檢測機構;重要功能保障類,包括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對長三角和全國產業運行至關重要、對經濟支撐作用突出明顯的生產企業;連續生產作業類,企業處于連續生產運行狀態,停止作業將對城市運行和重要產業運轉產生較大影響的生產企業;配套基礎支撐類,對以上企業運轉起到關鍵支撐作用的生產企業、生產性服務企業,包括關鍵原材料、核心配套、應急維護等。
優先安排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重點企業
《工作方案》提出,上海要建立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與全市防疫抗疫政策相符合、與階段發展形勢相契合、與市外調劑保障相結合,循序漸進、動態管理。
其中,重點企業標準框定為:第一,屬于保運轉重點范圍。第二,優先安排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和長三角兄弟省市等明確提出的重點企業。第三,優先安排防疫物資生產供應企業。第四,優先安排對保障城市基本運行、抗疫戰線、功能性產業鏈穩定具有較大影響或關鍵支撐作用的重點企業。第五,其他符合條件的必需保運轉企業。
記者獲悉,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中,包括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復星診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城市運行保障類企業。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之江醫學檢驗所、上海華大醫學檢驗所、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均作為防疫物資保障類企業上榜。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則作為重要功能保障類企業上榜。
“白名單”企業要確保“五個到位”
《工作方案》明確,納入保運轉重點“白名單”企業,要突出落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確保“五個到位”,即防控機制到位、物資保障到位、員工排查到位、風險分離到位、內部管理到位。
協同保障機制方面,《工作方案》明確,要建立市級聯保機制、聯合開展“白名單”企業認定,建立實施配套人員解封機制,強化暢通物流轉運協調機制,建立信息報送和動態優化機制。
比如在暢通物流轉運協調方面,《工作方案》明確,要全力打通上海市及跨省物流,保障上海港、航運、機場、高速通道物流正常運轉。上海海關要加快重要物資清關及轉運,長三角辦要加強長三角地區協調。
4月16日,上海市經信委制定并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包括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場所分區分類管理、強化企業員工管理、加強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資儲備等五方面21條內容。其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是指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落實閉環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